近日,云南省弥渡县弥城镇红星村迎来了一个好消息:红星村到县城的公交车开通了,既方便快捷又安全便宜,再也不用因为赶集、办事坐不到车发愁了。而推动这一变化的正是一份人大代表建议。一条小小的公交线路,是村民进城的“通行线”,是节省时间和出行成本的“方便线”,是描绘乡村振兴的“致富线”,也是串起乡村和城市的“幸福线”;一条群众关心关注的“小建议”,承载着村民的期盼与幸福,是人大代表密切联系群众的“试金石”,是撬动农村发展的“大民生”。
群众关注的“热点”
就是代表履职的“重点”
为充分发挥人大工作效能,提升代表履职实效,弥渡县人大代表充分利用“代表之家、代表工作站、代表联络室”等履职平台,接待选民、走访群众,把群众的呼声和智慧集中反映上去,把党和政府的方针政策切实传达下来,为助推全县经济高质量发展贡献了人大力量。
红星村委会地处弥城东山,距离弥渡县城13公里,全村辖19个自然村,24个村民小组,常住人口1753户,6500多人。村民到县城务工、办事、上学人员较多,但由于种种条件限制,一直没有开通公交车。村民李勤光说:“从县城至红星只有城乡客运面包车,途中还经过山高村委会,一辆客运车仅能乘坐7人,还不能按时发车,到县城、到镇上办个事太不方便了,帮我们反映反映,开通县城到我们这里的公交车。”村民邹大娘说,“有些村民走路到新庄村委会去乘坐公交车,走路要走40多分钟,像我们这种老胳膊老腿的,太不容易了……”
在人大代表联络室开展的接待选民活动中,大家你一言、我一语,摆问题、提建议,反映着生活里遇到的共性难题。弥渡县第十八届人大代表李艳梅认真的记录着,时不时的点头微笑与群众交流互动。
一张桌子,几把凳子,人大代表、联络站工作人员与群众面对面畅谈、零距离交流。桌子这头,群众提出一个又一个关切的生活难题。另一头,代表们耐心地记录下这些问题,并将能解决的问题在现场对群众进行详细的解答。
群众真切的“呼声”
就是代表行动的“哨声”
一直以来,由于红星村离县城远,进城道路弯多坡急,城乡客运面包车在运行中各项费用成本高,驾驶员为节约成本不得不满车运营,不固定的发车时间给村民带来诸多不便。提起村里原本的出行方式,县人大代表、红星村党总支书记奎仕盛连连摇头,“公交车的开通是人民群众生产生活的刚性需求,也是红星人民群众的迫切希望。我们也试图通过行政方式解决这个问题,但没有达到预期效果。”
李艳梅代表多渠道搜集到群众反映急需开通红星村至县城公交车的诉求比较集中时,专题撰写提交了《关于红星开通公交车的建议》。弥城镇人大主席团接到代表建议后立即报送县人大常委会,提交县人民政府有关部门办理。
开通到县城的公交车是红星村民的共同期盼,也是弥城镇、红星村“两委”和驻村工作队的一块“心病”。镇村干部和驻村工作队积极向上反映群众心声,多次到县交通运输局询问,探讨开通的可行性。弥渡县人大常委会、县政府督查室多次组成人大代表建议办理督导组开展现场督办,把民情民意民需贯穿建议办理全过程,确保将建议办理工作落到实处、发挥实效,以实际行动推动代表建议的办理,让群众的“呼声”变成了行动的“哨声”。
群众满意的“答复”
就是代表服务的“标杆”
建议办理过程中,代表们将群众担忧的问题进行了一对一的反馈和解决,并将公交车运营的时间、票价进行了公示,县交通运输局、公交公司还会同红星村、山高村村干部对村民提出的疑惑进行一一解答,强化沟通。
2024年8月8日,弥渡县城至红星村的公交线路正式开通,立刻受到了广大村民的欢迎,村民有序排队乘车去县城,一路上车里欢笑不断,大家对此赞不绝口,认为公交车极大程度方便了村民出行,李勤光也是其中一个。他喜笑颜开地说:“我们村终于通上了公交车,现在到县城,车费只需5元,而且准时准点发车,不用再等了。村里的孩子到县城里读初中、上高中也不用大人再来回接送,我们东山的蔬菜也可以拉到城里卖了,有了公交车可真是太方便了。”村民邹大娘由衷地为人大代表用心用情为民办事的精神点赞,“我们反映的问题得到了人大代表的重视,提出的建议也得到了解决,真是把工作做到了我们群众的心坎里。”
一份代表建议推动开通了红星村至县城的公交车,极大地方便了红星村、山高村村民的出行和生活,切实解决了群众的“烦心事”,得到了群众满意的答复。李艳梅代表表示,群众的满意就是代表履职的最大实效,也是最好的肯定,今后将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积极依法履职,把群众反映的“问题清单”变成解决问题的“履职清单”,不断提升为民代言、为民发声、为民解忧的履职实效。
民有所呼,我有所应。弥渡县人大及其常委会将继续以实际行动践行责任与担当,充分发挥各级人大代表密切联系群众的优势,聚焦群众急难愁盼问题,以群众关心的“小建议”撬动社会发展的“大民生”,促进人大工作“走新”更“走心”。
(县人大常委会研究室 白金龙)
弥渡人大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