决议决定
当前位置: 首页 > 决议决定
关于全县城乡人居环境提升工作情况视察报告的的审议意见

2021928弥渡县第十七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第三十七次会议通过

 

弥渡县第十七届人大常委会第三十七次会议听取和审议了弥渡县人大常委会视察组关于全县城乡人居环境提升工作情况的视察报告

会议认为,县人民政府按照中央和省州的安排部署,紧紧围绕建设美丽宜居乡村总体目标,突出厕所革命、生活垃圾治理、生活污水治理、村庄规划编制与管理、村容村貌提升、建立长效机制六项重点工作,全面推进城乡人居环境提升工作,成效显著。

会议指出,全县城乡人居环境提升工作还存在制约城乡人居环境提升的“瓶颈因素”难以彻底消除,城乡人居环境提升基础设施依然薄弱,资金投入保障到位,长效管理机制不够健全等问题。

会议要求,县人民政府及相关部门要久久为功,着重从以下四个方面持续抓好全县城乡人居环境提升工作

一要坚持政府主导,民参与。一是加强统筹协调。要强化政府主体责任,明确牵头责任部门,统筹安排工作任务,为工作持续开展提供组织和政策保障。各职能部门要经常开展监督指导,及时掌握全县城乡人居环境综合提升有关情况,确保突出问题得到及时发现和解决。要进一步加大舆论宣传力度,利用村民喜闻乐见、通俗易懂的方式,及时报道工作动态,宣传报道好典型、好经验、激励先进,曝光问题、鞭策后进,真正把各方面的积极性调动起来,形成人人关注城乡人居环境提升的浓厚氛围。二是充分发挥村民在村庄整治中的主体作用。要动员广大群众主动参与,变“要我干”为“我要干”。通过召开“院坝会议”、加强村组干部培训、组织到外地考察等形式,使农村人居环境提升政策家喻户晓,让村民亲身感受村庄环境提升的变化和好处,激发广大村民内生动力。

二要坚持突出重点,扎实推进。一是深入开展农村生活垃圾治理。做好农村生活垃圾治理,垃圾减量是首要任务。对大部分农村来说,只有从源头减量才是解决问题的关键。做好农村垃圾分类,立足农村实情,多想接地气的好招。城乡生产生活环境和垃圾成分不同,比如瓜果皮、剩饭菜等易腐垃圾,城市很头痛,而农村恰恰可以还田做肥料。我们可以将农村垃圾分为“可腐”和“不可腐”,最大程度方便村民理解,再通过保洁员的二次分类一方面减少垃圾总量,另一方面也将极大地降低转运成本。二是梯次推进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有条件的乡镇和规模较大、基础较好、有一定经济实力的村庄要建立集中污水处理设施;居住比较分散的村庄,应建设户用污水处理设施。建议结合农村生产生活的方式,采取分散式、低成本、易管理的方式处理,解决好农村污水转化利用和处理问题。自己的污水处理设施建在自家院子里,村民会更加爱护,维护费也大大降低。要大力实施生态化改造技术,与村庄内的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形成一体化的农村面源氮磷生态拦截集成系统,达到恢复生态、净化水质、美化环境的目标。三是继续推动农村“厕所革命”。要坚持以户改厕为主,建公厕为辅的原则,统筹推进农村厕所革命。大力推进传统旱厕改造,全面完成重点区域农村废弃不用旱厕拆除工作。加强改厕与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的有效衔接,将厕所粪污、畜禽养殖废弃物一并处理并资源化利用。四是积极开展农业面源污染防治。科学制定畜牧业发展规划,依法划定畜禽养殖禁养区,推进规模化畜禽养殖区和居民生活区的科学分离,引导养殖业规模化发展。推进农村清洁生产,全面推广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合理处置农药包装物、农膜等废弃物,降低农药使用量,推进农作物秸秆肥料化、饲料化、燃料化等综合利用,大力推广绿色有机无公害种植养殖技术,全面改善农业生产环境。

三要坚持整合资源,加大投入。在当前经济增长压力加大财政增长困难的情况下,确保政府资金投入力度非常重要。应继续以政府主导、集体补充、村民参与、社会支持的投入机制,保证人居环境提升工作的资金需求。积极争取省级财政专项资金,整合各类涉农资金和涉农环保资金,统筹安排、形成合力。科学合理运用财政补助资金,加强项目管理和资金使用的监督,创新补助方式,提高资金的导向作用和激励作用。进一步规范用活村级公益事业“一事一议”财政奖补政策,调动广大群众筹资筹劳,通过“以奖促治”“以奖代补”等措施,运用市场机制吸引社会资金参与农村环境综合提升。

四要坚持健全机制,压实责任。一是健全责任追究机制。改善城乡人居环境涉及方方面面,要充分调动村委会(社区)和村民小组的工作积极性,健全县、乡、村、组四级责任体系,形成人人有任务、个个有压力的工作格局。建立全面的考核评价监督制度,将改善城乡人居环境工作纳入年终绩效考核的重要内容。采取月督导、季排名、半年一小结、年度一总评的方式,进行全面的考核评价。二是完善长效管护机制。坚持建管结合,逐步建立有制度、有标准、有队伍、有经费、有督查的人居环境管护长效机制,推进城乡人居环境提升工作常态化开展。

以上审议意见,请县人民政府认真研究落实,并在三个月内书面向县人大常委会报告落实情况。

分享到:

弥渡人大 微信公众号